close

 

文/ 汪詠黛(黛媽咪)

知子莫若父母,多花一些心思去了解孩子的個性和喜好,如果他在課業上表現不佳,就不要逼他非坐在教室裡或書桌前面唸書不可,而是接受現階段的他「就是這樣」的事實,只要順著毛摸,協助他適性發展,就容易讓孩子找回自信心。轉個彎,他會遇到信心

【現場實況轉播】

「我不要參加課後輔導!」
「上了一天課,累死了,我就是不要再坐在教室!」
「要上你們自己去上!」
比比接二連三的咆哮,鬧得我頭都痛了,但是老師已經下了最後通牒,明天一定得交出同意單,該怎麼辦?

其實,我和爸爸根本不贊成比比參加課後輔導,對於一個回家連書包都不肯打開寫作業的國中生來說,再多的課輔、再多的留校自習,有啥用?


不過,不贊成歸不贊成,在老師一再「關切」下,我們做父母的一來也抱著「希望孩子多少念唸點書」的心態;二來,說老實話,還真是沒膽子為學業成績不夠看的兒子,站出來勇敢表明:「不必浪費大家的時間啦!」


所以,對於校方、老師要求的事,我向來很配合,有時明明知道不太對勁,但是,嘴裡還是勸著比比……
其實,我心中老是壓不下一個自問的聲音:這是一種從小就對「權威」習慣性「屈服」的病態心理嗎?我們這一代的父母,都是這樣長大的嗎?
也許是吧!自幼我雖然不是標準的「乖乖牌」,也不是考前三名的「好學生」,但總是樂於做好分內的事,儘量表現得讓大人滿意。等到自己做了父母,很自然也成為配合度高的家長。說穿了,這裡面有很大的成分是我們擔心:如果不配合、不聽話、不從眾,孩子很有可能就會被孤立、被排擠、被貼標籤!
所以我仍「習慣性」的想做個「配合度高」的家長,試著和比比溝通,希望說服這個倔強的青少年。

「比比,『全班』都同意上課後輔導耶!你如果不參加,會不會變成班上的『害群之馬』?」

比比很重視同學對他的觀感,我強調「全班參加」,就是希望利用同儕的力量,來使他「屈服」。

「誰說的?哪有全班?已經有兩位同學不參加了。」

那可不,班上的愛心媽媽昨天就告訴過我,這兩人是因為參加校外補習,所以才獲得老師特准。我不放棄勸說的繼續努力:「你沒有去補習班,當然就應該配合全班同學,留校上輔導課囉!」

「我是我,他們是他們,我為什麼要和其他人一樣?」

比比的口氣雖然挺嗆的,但這小子畢竟還是和同學處得不錯,態度有點軟化,開始抓著我剛才說的話展開談判:
「我可以留校,但不上輔導課。」

呵呵,願意留校了,太好了!我暗自竊喜咱們的親子溝通有進展,馬上「乘勝追擊」問:

「那我們明天去問老師,你可不可以改成上體育課?」

「體育課?」比比眼睛一亮,這是他的最愛。

「是啊,反正叫做『課後輔導』,除了輔導國、英、數等主科,說不定也可以輔導體育課喔!」

比比半信半疑地的看著我,語氣裡充滿了期待:「對耶,說不定可以喔!」
其實,這個兩全其美的方法,我和爸比外子已經悄悄在進行了。

前兩天,我們聯袂到學校請教導師,還到輔導室、訓導處(現稱為學務處),找拜訪了訓育組、體育組。我們請教校方,可不可以讓我們花「補習費」,請體育老師利用課後輔導的時間,在校內教比比打桌球?

我們擔心比比因為強烈反彈課輔,成為老師眼中不聽話的「壞學生」,;更擔心他因此蹺課,又不敢回家而流連街頭。

感謝老天保佑,學校很開明地的接受了我們的理由和要求,真的替我們情商到一位體育老師,願意擔任「桌球家教」……


 知子莫若父母,多花一些心思去瞭解孩子的個性和喜好,如果他在課業上表現不佳,就不要逼他非坐在教室裡或書桌前面唸書不可,而接受現階段的他「就是這樣」的事實,只要順著毛摸,協助他適性發展,就容易讓孩子找回自信心。


【黛媽咪經驗談】
補習費也可以有更好的用途


現在回過頭來看國中階段的比比,還真要感謝學校當初沒有瞞著教育單位,玩什麼「能力分班」的把戲,不然以他倔強、愛面子的個性,卻又無法忍受一再地的唸書、考試、考試、唸書,一旦被打入「放牛班」,說不定就乾脆來個「爛到底」,、落入徹底自我放棄自我的無底深淵……

所幸,比比這個孩子個性開朗,從小就喜歡各種運動、旅行、音樂、大自然,也喜歡結交朋友、參加戶外活動,我和他的爸爸都相信:只要大人好好引導,不要讓孩子因為學業成績不好,就否定了自己,他以後一定會走出自己的一條路。

原先我們還不放棄在課業上設法幫助他,花錢請家教補習數學、理化,但是,當發現一點效果都沒有,連學校的課後輔導也成了我們親子衝突的焦點時,我們只好改弦易轍,開始把補習費挪去學其他看似「有的沒有的」課程。

譬如,延續小學時的習慣,每逢週日我們仍延續小學時的習慣,風雨無阻的送他和弟弟一起到YMCA上籃球課。兩兄弟的籃球教練是退休的國家級教練,年紀不小了,而且修養很好,帶這些毛頭小子非常有辦法,軟硬兼施,非常有辦法。比比雖然已經是個難搞的青少年,還是很信服教練,不敢造次。


這位兩鬢飛霜的老教頭,根本不跟比比說教,只問了一句話:要不要試試看走「體育生」這條路?只要你肯努力、表現好,以後一樣可以繼續升學。


由於「體育生」的學科成績不是重點,比比天真的以為「只要會打球就可以升學」,也自認為打球沒問題,只要能少考試、少背書,一切都好說,所以很高興的一口答應試試看。

這位退休的國家級教練,負責訓練的是一支國中女子籃球隊,即使是女生,也一切按照規矩來,有板有眼的地嚴格操兵。比比還沒跟完一個星期禮拜,就苦著臉打退堂鼓,因為,累斃了!
這下他才明白即使是體育生,也是要流汗、吃苦,才能拿出漂亮成績繼續升學的。

這下他也才因此想清楚,雖然喜歡運動,但就止於練身體、消耗體力,他這種「飼料雞」可不是當正式職業運動員的料。

讓孩子在學業之外找到自信

還有,呢?騎單車更是比比的最愛,我們總愛是利用假日全家「四輪加二輪」(爸爸的四輪轎車後面,掛著二輪的單車)到處趴趴走。

平常比比晚上回家若讀不下書,也會騎著裝備齊全的自行車,在附近東逛西逛,做個單車獨行俠。

為什麼是「裝備齊全」呢?一來是安全顧慮,二來是青少年的心理因素。

所謂心理因素,指的是「輸人不輸陣」。

青少年最愛面子,他如果在學校功課不怎麼樣,心理上總覺得矮別人一截,但是,如果能有其他「過人之處」被同儕羨慕,那可是神氣得得很咧!而身著單車騎士的齊全裝備,就是比比信心的大補丸。
比比喜歡騎自行車,體力、技術都不錯,當他加入大人的車隊,穿戴上單車騎士專用的衣服、褲子、鞋子、帽子,準備「出征」時,呵,整個人散發出無比的自信,追風少年果然帥勁十足!


恢復了自信,他在車隊中和那些熱愛戶外運動的大哥哥、大姐姐們一起出遊,學到很多學校老師沒有教的事,這也影響他日後熱衷從事單車活動:到國外藉由自行車旅行結識異國朋友、獲選青輔會「單車壯遊台灣」得獎隊伍,以至於充滿熱情地投身於自行車這項節能減碳的環保行業,希望台灣環境會更好……


親愛的家長,您願意把為孩子補習數學、英文、理化或是補作文等學科的費用,花在那些「有的沒有的」的事情上嗎?

 

本文摘錄自《愛就是慢教和等待》/時報出版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ivian9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